破解民眾三大「一定要買房」迷思

 
假日早上八點,我剛結束完在大佳河濱公園的12公里慢跑,我靠著我的車子並且把手上的礦泉水大口大口往嘴裡灌。映入眼簾的除了慢跑以及騎腳踏車的人群之外,就是位於明水路那一棟棟的大樓,正對大佳河濱公園第一排,擁有河岸與綠地景觀;我甚至看到有人在頂樓弄了類似水療池的設施。我心裡想,要是住在這裡,慢跑結束後能夠輕鬆地走回家,邊咬著塗滿奶油的吐司邊欣賞這片景致,那會是多美好的人生啊。
 
我最近在替客戶做財務規劃時,很常被年輕人問到的一個問題是:我該在30歲前把所有存款投入房子的頭期款嗎?或是,房子在我人生中的理財順序應該擺在第幾位?
 
我試著提供一些數據跟各位朋友討論。首先,現在的房子漲得太誇張了。不論原因為何,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數據指出,現在全台房價的所得比,已經從2003年SARS時期的5.26倍飆漲到將近9倍。如果以生活在大台北都會區來說,新北市已經來到10倍,而台北市甚至來到了13.5倍,換句話說,房子會吃掉我們越來越多的薪水。但是同時期的租金指數,只從99微幅上漲到101左右,也就是說房租幾乎是沒有漲的。
 
現實的狀況是,政府因為眾多因素無力抑制房價上升,市場上沒有辦法(或是不想)提供一般民眾負擔得起的房子,所以只好提供一般民眾負擔得起的貸款。貸款商品紛紛出籠:前三年不用還本金,把期限拉長至30甚至40年以減輕每個月的負擔;這些利息收入讓各金控的獲利豐厚,金控再把錢拿去買土地養地,土地價格上漲後造成建商取得土地成本過高,只好將成本反映在房屋售價上,於是我們買的房子就越來越貴了。
 
這時候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出現了:我們為什麼要買房子?
 
我跟許多客戶不斷討論這個問題,歸納出的原因大致有三個:
有土斯有財
安全感
夢想
 
「有土斯有財」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觀念,但是時代已經變了。以前的金融商品並沒有這麼多元,所以許多上一輩人的理財方式就是定存、跟會、買房;加上台灣人是比較保守的民族,相較之下房地產真的是個很穩固的選擇。但是現在的理財商品非常多,有許多理財商品都可以達到相同的功能,而且價格相對沒有這麼高檔。
 
安全感跟夢想我覺得可以一併討論。假設你的「夢想」是買一台400萬元的保時捷跑車,你現在好不容易存了80萬元,想貸款去把它買下來,我想你絕大多數的朋友會拚死命地阻止你。買房子也是如此,正常來說首購族可以貸款8成,所以許多人真的存到2成的錢就會去買房子,然後開始每個月付貸款。
 
同樣的邏輯,為什麼保時捷大家無法接受,而房子大家普遍可以接受?我想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認為房子會增值;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件事:帳面價值不等於實際價值。假設你花了1000萬買了房子,過了幾年之後增值到1500萬,但房子賣掉之前,500萬的獲利完全是虛的。即使你把房子賣了,再找一間相同區域的房子,差不多也要1500萬,所以有很大的機會是沒有實際獲利的。
 
「安全感」這三個字則很抽象。人類的本性就是會害怕未知的東西,所以待在舒適圈裡做熟悉的事,我們會有安全感。乍聽之下買房子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假設我們買了價值1000萬的房子,貸款800萬,以30年來說我們會多付約264萬的利息,平均每年約8.8萬。如果我們選擇省下這筆利息前,在這30年間每年有8.8萬可以好好運用,我們可以體驗更多新事物、滿足更多人生目標,這不也是另一種建立安全感,而且讓人生更有趣的方式嗎?
 
最近我去看了一位客戶的寶寶。這位客戶的家庭年收入約在400萬左右,他們租了一間位於敦化南路三房的公寓,甚至自己花了錢裝潢房子。他的做法是跟房東簽6年的租約,並且一次付清了3年的租金,所以他租屋所花費的費用約是行情的7折左右。如果房子僅僅只是要提供「居住」的功能,那我們應該理性的以最少的成本去滿足需求,並且用省下來的錢替人生創造出更多的精彩,這才符合我認為的理財最高原則:「享受理財為自己的人生帶來幸福。」
最後要離開的時候我問他:你打算就這樣不買房子了嗎?
 
他說:「不,等我這幾年運用簽長約省下的租金、少付的房貸利息,以及我累積的本金所投資出來的收益入袋後,等我的小孩過了若干年懂事之後,我會買一間房子,並且讓他參與設計他的房間。或許像google的辦公室,裡面有溜滑梯或是超炫的午睡艙一樣,到時候這才是完
整屬於我們全家的房子。」
 
所以,你還急著現在買房子嗎?
 

文章來自網路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xcashfl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